梦魇随身
“good morning teacher”
“good morning everyone”
在记忆的深处,张伟依旧记得当初,首次登上三尺讲台的点点滴滴,心中的拳拳斗志和教书育人的铮铮誓言。
然而,多年以后,当这一幕幕再次在梦境中重现,再次唤起内心中的渴望,再次看到学生们一张张笑脸时,却如同梦魇一般,一次次把张伟从梦中的美好剥离出来,在睡梦中多次惊醒。
漆黑的夜色下,四周涌动冰冷不断袭上她的心头。
教书育人
时间回到1986年,距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已经过去8年,在那次会议上,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深圳成为经济特区,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也正是在那一年,在改革开放的呼声下,在深圳一片欣欣向荣的时代背景下,时值20岁的张伟在这里开始了人生的重要起点。通过层层考核,张伟幸运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在深圳实验中学(初中部)担任英语教学工作。作为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张伟一坚持就是三十年。对于普通人而言,三十年的时间很长,但对于某些人而言,三十年的时间不过是转眼一瞬间。
在这三十年间,张伟认真备课,认真教学,认真工作。三十年间风雨无阻,她似乎把教学当做生活的全部,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一般呵护。也正是这样,张伟对于工作总是报以极大的热情,对于学生又报以极大的期望。
为了能够让自己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放在教学上,她建立了自己的一套非教学时间的锻炼方法。她总是这样想着:只有身体健康了,才能够在教学岗位上发光发热,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和教学效果。
每当当天课程完成后或者遇上节假日,她乐于养成良好的锻炼健身习惯,抽出时间去跑步,去爬山,去打球,对她而言,运动项目来者不拒,身体机能方能蒸蒸日上。
病退岗位
长年累月以来,张伟的锻炼似乎给她的身体带来不少的益处,但随着锻炼的继续,张伟的双膝在数十年不间断的健身锻炼中不断磨损,直至有一天,双膝的疼痛难以忍受,甚至连上楼梯都成了膝盖不堪的重负。
一次次从双膝传来的剧痛,每天都折磨着站在讲台上的张伟。
直至2011年,膝盖做过一次微创手术后,张伟彻底无缘体育运动,宣判了她体育运动生涯的死刑。
在坚持体育运动多年后,放弃已经成为身体和生活一部分的体育运动,对于当时的张伟来讲,犹如晴天霹雳。
2016年,在多次经历伤痛后,50岁的张伟向学校提出了提前病退的申请,在考虑到她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教学年限后,学校予以批准。自此,张伟离开了三十年辛苦耕耘的教学岗位。
当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张伟难以掩饰自己内心的失落,承载着三十年青春、梦想和汗水的地方,就这样与她背道而驰,渐行渐远。
太乙拂尘△
再受打击
离开了心爱的校园,令张伟备受打击。然而似乎是命运开了个玩笑,或是开了小差,又一次打击接踵而至。
2018年5月,退休后的第3年,张伟被检查出“颈部淋巴囊肿”,并再次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的时间不长,但是这次手术后,带给她的煎熬却与日俱增。
术后,张伟的左肩和左肩膀行动受限,颈部在术后持续红肿、发热,当她问医生这种症状要持续多久时,医生并没有明确告诉她答案,医生只是告诉她这种症状要持续若干年。
“若干年到底是多久”,张伟心中迟迟没有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由于颈部持续的红肿和发热,给张伟的形象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作为一个喜爱出去运动和休闲交际的人,她无法忍受不能走出家门和不能与亲朋好友聚会带来的无力感和孤独感。
久而久之,张伟的心境跌到谷底,人生的灰暗面逐渐吞噬着她残存的光明。
从那时起,梦魇随身,摆脱不得。
她开始失眠,情绪开始失控,开始轻度抑郁。
初识武当
当上帝给人关上一扇门时,又会打开一扇窗。2018年8月,术后三个月,张伟的生活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观看电视节目成为了她打发时间,消遣生活的不多手段之一。
偶然间,她在央视记录频道看到了一段关于武当山的介绍,看到了一个金发碧眼的道人,看到了一个慈眉善目的老者,以及秀水仙山,不可多得的人文旅居环境。
霎时间,她赏心悦目,不禁心头一忖:“居然还有这么美丽神奇的地方”。
后来,她才知道,慈眉善目的老者便是袁修刚道长,金发碧眼的道人叫做杰克。
凝视着电视中流动的画面,张伟久久难以移开目光。她看到了现在她,宛如一个丧失了斗志和希望的行尸走肉,她心中逐渐燃起了希望的火,残存的光明又再次点亮了她人生的灰暗面。
她惊觉到,她不愿见到现在自己,他的家人也不愿见到,她得马上做出改变,她得敢于接受困难带个她的打击,而不是畏惧和退缩,她要放下紧绷的精神和身体,逐渐去放松,逐渐去放空,逐渐去感悟人生的真谛。
当年9月,张伟买了一张承载着过去失落和未来希望的火车票,从深圳一路来到了武当山,踏进了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的大门。
结缘太极
依水而建,临水而居,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以一种上善若水的胸怀包裹着她,也包裹着每一位前来武当山的潜心求学者。
第一次来到武当,第一次接触武当武术,第一次融入道家文化,初出茅庐的张伟选择了武当太极十三势作为其入门课程。在她眼中,太极十三势是张三丰祖师智慧的结晶,背后奥秘必定让人神往。
柔、美、慢是武当太极给予张伟的第一印象,但是感受“柔、美、慢”的过程却并不完美。
自从膝盖手术和颈部手术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张伟都没有进行过真正的体育锻炼。来到武馆后,摆在她眼前的难题,便是如何在每日的五行气功、基本功训练,正课学习及打坐课中过渡。
长时间没有锻炼,想在短期捡起来,想起来就难!
加上她自身本来就长期双膝红肿,体质较差,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在基本功训练中,张伟常常难以招架,时不时会产生头晕,难以保持平衡的窘状,就连上几阶楼梯,都让张伟犯难。
治标须治本
眼看着张伟目前的状态,袁师懋道长跟左宏肖(道号左懋资命)教练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们根据张伟目前的状态,需要针对性的制定训练计划,解决摆在眼前的难关。当然,有解决的方法,更要有能够克服困难的决心。
张伟表示,当时的她对于能不能够从谷底走出来,能不能解决目前身体的问题抱有怀疑态度,但是左教练看穿了她的心思,一直从她的角度考虑问题,体谅她,帮助她,并告诫她:“目前已经是最坏的状态了,再坏也不过如此”。
在左教练的鼓励和支持下,张伟树立了信心,接下来的问题就迎刃而解。她接受了袁师懋道长的建议,每天都坚持坐在较高的椅子上面,上下摆动双腿,同时,坚持用药油对双膝进行按摩。通过一段时间的坚持,膝盖的红肿症状逐步消失。
伴随着膝盖症状的缓解,张伟渐渐的融入到日常的训练课程当中。按照教练的教学计划,每日清晨的五形气功,白天的基本功训练和正课训练以及晚上的打坐课,她从未缺席。没想到,一个月后,她颈部的红肿也消失了,整个人也精神了,气力都恢复到正常水平。用她自己的话来讲,效果非常明显。
再见太极
随着第一阶段课程的结束,张伟对于武当太极的情感愈加深厚。在随后的日子,她参加了袁师懋道长的亲授班,用她自己的话来讲,自己的入门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仅仅是学习武当太极十三势上,她就用了整整45天的时间。相比于其他人的学习过程来讲,耗时要久。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刀刃磨好了,自然砍起柴来不费吹灰之力。打好了入门的基础,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才更加的轻松惬意。
这段伴随袁师懋道长学习的日子,给她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她坦言,袁修刚道长的授课方式,教学方法与教练教学有所不同,他能够将浅显易懂的知识形象化,在深化细节基础上,帮助学员精进提高,对于动作的理解更加透彻,更贴近实战。
她表示,在袁师懋道长的一招一式,一呼一吸中,她能感受到天地自然的某种内在联系,把握万物相生相克无穷哲理,在“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道家法门中,窥探出人生的至高境界。
以剑御道
此时的张伟,不仅握住了太极的法门,而且将扼住生命咽喉的罪恶之手硬生生的抽离出来。
自己的生活,要自己把握。
为此,她向武当三丰太极剑发起了挑战。
与太极拳的某种必然联系,让她意识到,学习三丰太极剑的过程,这并不会很难。她相信,原先的太极基础,会帮她把太极剑的柔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尽管练剑的过程枯燥,乏味,时常因为“转剑花”,把胳膊和手腕折磨的够呛,连剑都拿不起来,但是她在邓明峰(道号邓懋资形)教练的倾心指导下,坚持了下来。
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就把六十四式的武当三丰太极剑了然于胸,聚形于神。
辟谷养生
俗话虽有云:“冬练三九,夏练三伏”。鼓励着人们坚持不懈,努力锻炼。
但张伟却不这么认为,本身自己有伤,天冷练功如果出现意外话会得不偿失,为此,她返回深圳修养了几个月。
时间回到2019年4月。此时,武当山春和景明,万物滋生,草长莺飞,熏风吹过之处,花香满溢,惹人流连。
在得知,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首次推出三日辟谷课程后,张伟满怀期待的从深圳来到了武当山。这几个月的修养正值过年期间,张伟体重增加了不少,加之深圳的环境比较嘈杂,光污染,声音污染一直扰乱她的生活作息,睡眠状况一直得不到改善,每天只能保证3、4个小时睡眠,并且还需要安眠药进行辅助。在得知袁师懋道长三天辟谷课程后,张伟毫不犹豫便报了名,这也是她首次参加丹道辟谷班。
在三天的辟谷过程中,她感觉十分良好,由于期间一直在进行着排毒,体重减轻了不少,轻盈了许多,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得到了明显改观,容光焕发。最重要的一点是,原本要吃安眠药来保持的睡眠状态消失了。
她逐渐养成了每天晚上10点准时入睡,早上5点50起床的良好习惯,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直线上升,整个人的气色焕然一新。
接下来,她参加了10月份袁师懋道长的辟谷课程,以及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第一期丹道辟谷公益班。
每一次辟谷,她都有新的收获,新的理解和新的认识。
挑战自我
一个人最需要的不是战胜敌人,而是战胜自我。
在太极的道路上,张伟渐入佳境。在袁师懋道长的影响下,她决定学习太极一百零八式,通过一百零八式的学习,让自己进入练习太极的状态和意境,享受何为真正的太极之美。
在邢见雄(道号邢懋资身)教练高标准,严要求的严格把关下,常人需要45天学习的太极一百零八式在她手中仅仅只要了一个月的时间,也正是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她对于身体行气行血的知识更加牢固。
在练习的过程中,邢教练不断向张伟传输正确的养生观念,并且将太极拳理论中富含的深入浅出的道理与张伟做了细致的解释和分享,可谓毫无保留的倾囊相授。
张伟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太极起势是迈左脚而不是迈右脚?
那是因为肝在右侧,其相关的穴位都在左脚上,迈左脚的话便能更快导引气血行走,达拳起即养生的目的。而这些知识,便是邢教练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她的。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她跟着邢教练重新学习了武当三丰太极剑,使她原本粗糙,笨拙的姿势,更加的规范、到位。
随后,她还学习了武当太乙拂尘和功夫扇,并练习快拳武当基本拳,随着她一步一个脚印,邢教练对于她的可喜变化感到意外。
张伟也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态更加年轻,身体愈加灵活,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
与自己竞赛
很多人参加比赛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而张伟却是向自己证明自己。
2019年11月,武当山首次举办第一届全国武当拳交流大赛。
在这次比赛上,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派出了37人参与比赛,荣获了16金、19银、21铜的好成绩,荣膺团体第一名。
其中,张伟与其他两名道家养生班学员参与了该项赛事部分比赛。
作为一项专业赛事,时值53岁的张伟并没有畏惧,而是在邢教练的支持下,报名参加了“太极十三势”和“三丰太极剑”两项比赛。
在赛场上,张伟敢于拼搏,毫不慌张,既赛出了水平,更赛出了风格。可惜的是,她因0.01分之差与奖牌失之交臂。
赛后,她以为邢教练会感到失望,毕竟在备赛前,袁师懋道长和邢教练都为她付出很多,帮助她进行一招一式的辅导和练习。
意外的是,邢教练却为她感到高兴,并未感到失望。
在教练眼中,她能够上场比赛已经是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心中的软弱,赢得了自己心中的冠军。
更为重要的是,张伟在赛场上找了差距,认识了弱点,这样,就有了更多的进步空间,或许这就是憾失奖牌的美吧!
用张伟自己的话来讲,自己完成了一名教书匠到功夫人的跨界,跨界的过程充满荆棘和坎坷,但是在袁道长和每位教练的悉心关怀下,支持下,仿佛一切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优。
每一次进步都是一场跟自己的比赛,张伟表示,她要继续享受与自己竞赛的过程,享受在武当生活,享受充满朝阳的余生。
采访结束时,张伟特别提到,袁师懋道长和武馆教练们于她有再造之恩,她会永远怀着这份感恩之心。
2018袁师懋 coach FAQ master wuxing 万圣节 中医养生 中秋节 八仙 八仙剑 八仙棍 八极拳 刘文 太极28式 太极剑 太极拳养生 学员反馈 少儿 左宏肖 教练 明超 晚会 武当山道家传统武术馆 武当武术 武术夏令营 比赛 沥青路面施工 玄功拳 玄真拳 王懋资迪 班级 生日 站桩 端午节 胡玮哲 节日holiday 蒋师莫 袁师懋亲授班 袁慎峰 辟谷 辟谷班 道教养生 钟云龙 陈师宇 陈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