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能否进补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所以每逢冬至以后许多人都吃补品补药。也有人夏季出汗多,补不进。后一种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呢?回答是否定的。
中医治病,注重的是辩证论治。即使在冬令进补季节,如果得的是实证、热证,非但不宜补,而且还得用泻实和清热的方法;到了夏天,如果患的是虚证、寒证,也得采用补虚和温里的治法。所以,采用什么治法,关键不在于季节,而是根据所得的病症。只要病情需要,夏令照样可以进补。
那么,为什么人们习惯冬天进补呢?这与“五行学说”这种学说有关。这种学说认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天进补,营养容易藏于体内。西医认为:冬天患腹泻机会少,肠胃吸收功能好;夏天得胃肠炎机会多,因而习惯于冬令进补。中医有冬病夏治和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对冬季容易发作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在夏季进补,可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使患者冬天不再发病或减轻病情。
当然,进补时也应考虑到夏季天热的特点,宜采用清补类的补品补药,不宜用过多的寒凉药物,以免损伤人体阳气。其次,少用和不用滋腻性的补品补药,以免增加消化道负担,可以用些性质平和的补品补药。当胃口不好,舌苔厚腻、发热、腹泻时暂缓进补。总之,夏天可以进补,但具体补法,得由医生经过辩证之后方能施治。
夏日饮食养生有诀窍
夏天人体气血趋体表,饮食调养应着眼于清热消暑、健脾益气。夏季炎热的刺激,使神经中枢处于紧张状态,消化减弱、胃口不开、食欲不佳。吃些清淡少油、易消化的食物。瓜果蔬菜不能少,既营养又消暑。选番茄、黄瓜、莴苣、扁豆、芹菜等,鲜桃、西瓜多吃为宜。
绿豆粥、莲子粥、薄荷粥当主食,既是消暑解毒的良药,还能润喉止渴、养胃止泻。夏季喝冷饮,不仅能散发人体内热量,还能补充水分。可选酸梅汤、赤豆汤、绿豆汤,还可用菊花、金银花、山楂片加水配制成凉茶。
特别提醒:夏季冷饮对人体有利,但暴饮有害人体,因为夏季胃肠道供血较少,大量冷饮会造成胃肠道突然收缩,引起生理功能的紊乱,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腹痛腹泻等。
自制绿豆汤
选购当年绿豆,煮前浸泡在清水中,待豆粒胀大了,用旺火煮约20分钟,再以小火煮。这样不仅易煮熟适口,还可减少营养物质被热气蒸发。
中暑防治小常识
夏日湿热邪气侵袭,最易引起中暑。中暑时体温已经升高,应赶快到阴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服,用冷湿毛巾敷在额部,随时更换,并多喝些冷盐开水或其他清凉饮料。宜多吃西瓜,也可用西瓜皮250克煎汤饮用。在农村还可就地取材,采一把鲜芝麻叶开水冲泡代茶,也有较好的降暑作用。
如果在中暑先兆症状的基础上又见到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干热以及脉搏细数等症状,这是轻症中暑,应迅速用开水冲服药,最好能待在冷气房或用电扇吹风,并用冰水或酒精擦浴。如果除上述中暑症状,病人又出现昏厥,痉挛状,这是重症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夏日养脾法
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比其他季节快,所需营养更多。脾是一个贮藏营养的仓库,能“运化”饮食,使其精华变成气血,营养生命,故中医有“脾主长夏”之说。夏季调养脾可运用下述方法。
醒脾法
生蒜泥10克,糖醋少许,饭前食,有醒脾健胃之功,并能预防肠道疾病;山楂条20克、生姜丝5克拌食,有消食开胃之功;香菜125克、海蜇丝50克、食盐、糖醋少许拌食,有芳香开胃健脾之功。
护脾法
选用各种药粥护脾益胃。银耳20克、百合10克、绿豆20克,加入糯米100克煮粥食;山药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粥食;山药250克、莲子20克,先用清水泡透,加水煮烂食用。
健脾法
夏天一般不宜进行较剧烈的运动。老年人则宜用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
夏天应该多吃苦食。中医认为,一年四季应适当吃些苦味食物,夏令尤为适宜。
苦瓜
苦瓜性寒味苦,有降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之功效。鲜苦瓜泡茶饮,对中暑发热有一定疗效。现代医学发现苦瓜内有一种活性蛋白质,能有效地促进体内免疫细胞杀灭癌细胞,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此外,它含有类似胰岛素的物质,有显著降低血糖的作用,被营养学家和医学家推荐为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芹菜
性味甘苦,微寒,具有清热利湿,平肝凉血的作用。经常食用,对咳嗽多痰、牙痛、眼肿者有较好的辅助疗效。芹菜还具有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作用。用鲜芹菜加水煎剂,或用鲜芹菜以开水烫后绞取其汁,食后对高血压、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患者都有明显疗效。
莴笋
性味苦甘,微寒,具有清热化痰、泻火解毒、利气宽胸的作用,胸膈烦热、咳嗽痰多、脘闷食少、乳汁不通、大小便不利者都有效。对儿童来说,还能起到帮助长牙、换牙作用。
丝瓜
性味苦甘,清凉微寒,瓜肉鲜嫩,做汤或炒肉均可,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
苦菜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甘露醇、胆碱、酒石酸等多种成分,有清热、凉血、解毒等功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及白血病细胞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苦丁茶
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痰、止咳化痰、健胃消积、提神醒脑、明目益思、减肥防癌和抗辐射、活血脉、降血脂、降低胆固醇等功效,为凉肝、散血、止痛消炎良药。
此外,茶叶、咖啡、啤酒等带有苦味的食品也可选用。但苦味食品不宜过量,过苦则易引起恶心、呕吐、反胃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