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武当山,在薄雾绵雨中,分外婉约柔美。在游客们纷纷为武当神韵所倾倒时,武当山迎来一群特殊的拜访者,这便是《这里是中国》系列纪录片摄制组成员。
作为一档记叙中华历史悠久文明,传播华夏璀璨文化的“浩瀚工程”,该记录片将从国粹京剧、武当功夫、国宝熊猫、科技创新等六个维度,拍摄六集系列纪录片,在制作成中、英、俄三种语言版本后,在“今日俄罗斯”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海内外媒体发行。
此次,该摄制组来到武当山,便是围绕“武当功夫”这一主题取景拍摄。其中,我馆袁师懋道长及众多弟子有幸参演其中,他们纷纷表示,能够通过纪录片的形式,不遗余力向外界弘扬太极之美,武当神韵,是我们秉承道家文明,弘扬武当精粹的重要一步。
该纪录片以纪事为主,通过描写由武当真人张三丰创立的武当三丰派后人,真实的习武、生活状态,从道人的角度,以写实手法,客观公正勾勒现代道家文明和武当功夫,从而揭示的灿烂悠久的中华文明。
以下是以袁师懋道长为主线的纪录片故事梗概。
武当山麓的玉虚宫,每天都有一群爱好武当武术的人在此习武练拳,日复一日,年又一年,日出而往,日落而返,天晴阴雨从不间断。
“今日俄罗斯”采访团队饶有兴致学习武当武术
作为三丰派十五代传人的袁修刚(道号师懋)道长,便在此传授弟子道家精髓,武当武术。当然,习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袁道长背后的坎坷,且需慢慢道来。
袁道长讲述习武背后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流逝,业精于勤的袁道长创立了自己的武馆,从此也承担了传承武当武术的衣钵。慕名而来的弟子很多,但其中的一名洋弟子杰夫尤为刻苦,甚为让袁道长欢喜得意。
杰夫讲述他与武当的不解之缘
累年积月武术学习,使得袁道长对于武术的本质有了自己深刻理解及感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心境的提升。笛箫古琴,书画国学,最能让浮躁不堪的人回归人性的本真。
武馆笛箫课堂
闲暇时,袁道长喜好走动走动,常以联系师兄弟感情为乐,似乎这就是三丰派传人们最惬意自如的时候,重温曾经的那些点滴。

袁师懋道长与陈师行道长
这不,在走访陈师行道长时,他正在指导学生,二者多日未见,相谈甚欢。
当然,不时去去自己少年习武论道的紫霄宫,看望武当山上的长辈,能够上香、礼法,对于袁道长而言,更为弥足珍贵。
这天清晨,袁道长带上杰夫,便来到了武当山,前往紫霄宫朝拜。
二者趋步前往紫霄宫

袁道长满怀崇敬朝拜礼法
恰巧的是,紫霄宫上烟云缭绕,宛如仙境,有感而发的袁道长,起身拂掌,在烟雨中演绎起太极,可谓美轮美奂。

紫霄宫拍摄间隙 “烟雨太极”
另据了解,该纪录片整个摄制时间为两个月,在武当山拍摄“武当功夫”为一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