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功,是一种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修炼精、气、神人身三宝的道家静态丹法,其功效是通经活络,益寿延年,亦能发人潜能,开人智能,是修炼性命双修的上乘功法。
无极功是关于通过内丹修炼、达到健康长寿的学问,也称内丹功,堪称为人间性命之学。现存的武当道家传统的无极功法主要有:道教活骨气功、五形气功、道门八段锦、丹田调吸聚气桩、混元桩、太极引劲桩、道教传统养生气功、静坐等功法。
一、道家的“无极”与“太极”思想
(一)“无极”即“道”
“无极”一词,最早出自于老子的《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提出用无极称道的终极性的概念。意思是说:虽知道洁白,却安守于昏黑,便能做天下的模式。能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性不相差失,性回复到不可穷尽的真道,无极即“道”。
庄子在《逍遥游》中说“无极之外,复无极也。”意思是世界无边无际,无穷之外,还是无穷。无极便是无穷。汉代的河上公《老子章句》认为,复归无极就是长生久视。依道门观念,与道相合,才能长生久视,因此将无极解释成道或解释成长生久视都是可以的,因为道是无限的。天地开辟之前,道已经存在了无限的时间,而且会永恒地存在下去,空间上它也是无限的,不局限於任何一个具体的区域。
(二)“太极”即“中心”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传系辞上》,是表示“太空的中心”意思。代表着上古华人对宇宙大爆炸之后状态的抽象理解。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
现代科学认为:大约135亿年前,无极的混沌状态起波澜,不知名的物质相互碰撞,碰撞使物质产生磁性,磁性又使物质相互吸引,不停地聚集在一起,继续相互碰撞,碰撞使物质产生了高温。体积和温度不断提高,体积越来越大,温度越来越高。终于,温度和体积到达了极艰,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大部分极高温度的物质被瞬间推向外部,形成了一个极度巨大的虚无空间,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太空”。
道家把这个“太空”称之为“太虚”,在这个空间里已经可以区分出上下,左右,前后。古圣先贤把“前后,左右,上下”称之为“六合”或者“宇宙”。宇宙大爆炸时,在相互的作用力之下,小部分高温的物质被挤压在爆炸的中心点上,这个中心点亦即是“太虚”的中心点,古圣先贤把这个太虚的中心点称之为“太极”。
(三)“无极”与“太极”相互关系
1.“无极”比“太极”更终极
道家从宇宙演化的角度使用无极一词,常与太极对举。指出无极是太极的根源,是比太极更加混沌、更加古老、更加终极的状态,这一状态,就是道。道家追求与道合一,与道合真,追求返回到元初的终极状态,这就叫做复归无极。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无极的概念,但在不同场合引伸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2.“无极”生“太极”
在“太极”中物质继续相互碰撞,相互吸引,产生着高温,散发着光芒。它就是万物之源,我们赖以生存的“太阳”。宇宙由没有中心点的混沌状态变成了有中心点的太空,古圣先贤称之为“无极生太极”: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其意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滋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3.“无极”演变成道家养生修炼的归属
(1)性命双修的无极功
后来,道家运用老子的无极观,进一步阐明“无极”的物质性。无极即道,修道一定要修到无极状态--长生久视,并作为道家养生修炼的归宿点,成为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哲学范畴,修炼所使用的功法就称为性命双修的无极功。
为此,陈抟创作的《无极图》中丹法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是依据老子的宇宙观,形象地表达了关于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辨证思想,阐述了宇宙的生成和发展。他把老子“归根复命”的哲学原理,具体地运用到《无极图》中,集中地概括了无极功(内丹)理论,详细地讲述了性命双修的体系和步骤,完整地阐述了内丹修炼的全过程。
(2)阴阳交互、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的太极功
《太极图》是一幅简洁、对称、形象、旋转的图形,表达了复杂、深奥、抽象和基本的人类的智慧。《太极图》中,黑白回互,其处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一点白者,阴中有阳也;白中含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
《太极图》回答了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包括陈抟在内的道门人士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太极,这个太极是由阴阳二气融合而成的。陈抟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生阴之静,非真静也,是动中舒缓处耳亦动也”,武当太极拳法恰到好处地应用了阴阳交互、动静相倚、刚柔相济这一辨证关系。
二、道家无极功源流
道家无极功的创始人是老子,传承至今己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真人”、“至人”、“圣人”的修炼境界,以及“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积精全神”、“移精变气”等修炼、疗病方法。“移精变气”可以看作是后世无极功(内丹)“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类的方法。
道家尊老子为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名老聃,楚国苦县人,是春秋时代大思想家,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道教创始人,著有《道德经》一书。《道德经》成为道家著书立说的理论根据。其著作《道德经》中即有“归根复命”的内炼学说,“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又讲述了“长生久视”的理想。《庄子》中亦有「心斋」、「坐忘」之类的内炼方法 。
东汉魏伯阳著《周易参同契》,为丹法之祖书。东晋葛洪是金丹道教的理论家与实践者。他认为金丹之道,乃仙道之极。《抱朴子金丹篇》说:“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久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题为东晋许逊的《灵剑子》:“服气调咽用内丹”。南北朝梁代南岳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立警愿文》中说到:“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忏悔,为护法敌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左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修行诸禅,愿得深山静处,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这是最早将外丹、内丹明确划分开的一处著作。内丹是利用呼吸吐纳之功法,炼气为丹,以达到强身健体,长寿延年。
隋朝时,道士苏元朗进一步提出“性命双修”一说,强调心身的全面锻炼,进一步推动了内丹术理论的发展。
唐朝与五代,是内丹之道发展的关键时期,李筌、张果等注解《阴符经》,钟离权著《灵宝毕法》,吕洞宾传钟离权丹道,施肩吾撰《钟吕传道集》,崔希范撰《入药镜》,司马承祯作《天隐子》,陈抟著《指玄篇》,作《太极图》、《无极图》,使内丹之道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完备。
至宋元内丹派问世,把《道德经》、《阴符经》作为内丹祖书。北宋张伯端称“感真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作《悟真篇》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融老子内炼思想于《悟真篇》内丹术中。《悟真篇》还强调要炼内丹,必先积功德:“德行修逾八百,阴功积满三千。均齐物我与亲冤,始合神仙本愿。” 张伯端所传丹法,其继承系统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形成丹道的流派称为南宗。另有王重阳开创道教全真派,称承钟吕之真传,修炼亦以内丹为首务,主张性命双修,明心见性,以修性为先。王重阳所传流派称北宗。以后又有元代李道纯所创中派;元末明初,张三丰祖师创武当三丰派;明代陆潜虚所创东派;清代李涵虚所创西派。另外据说还有不少隐传的内丹流派。古时内丹术的传授大多师徒相承,口口相授,外人很难了解。
张三丰,元明之际武当山著名道士。史书记载,张三丰,名张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书经目不忘,凡吐词发语,专以道德、仁义、忠孝为本。“所以心与神通、神与道一、事事皆有先见之理也”。或三五日一餐,或两三月一食;高兴时穿山走石,疲倦时铺云卧雪,行住无常,“人皆异之,咸以为神仙中人”。
武当道家无极养生功源远流长,尤讲内丹。张三丰内丹造诣深厚,他在《大道歌》中称“未炼还丹先炼性,未修大药先修心,心定自然丹信至,性情然后药材生。”形象地描述了内丹由炼化精气、金液还丹、采药封固的形成过程。张三丰内丹著作甚丰,《金丹要旨》、《金丹秘诀》、《金液还丹歌》、《无根树二十四旨》、《地元真仙了道歌》等明代即已刊行。后人编有《张三丰先生全集》,共八卷。
张三丰不仅内丹造诣甚深,而且武功高强,兼擅拳剑。他根据道教理论中的“道法自然”、“守柔处雌”等理论,把道家的内丹功、养生家的导引术、武术家的拳法、军事家的兵法,加以糅合、编创和演化,做出了集大成的贡献,创造了以内丹为体、技击为用,养生为首、防身为要,以柔克刚、以静制动、借力打力、后发制人的具有独特功理功法、运动体系和形式的武当内家拳。明清以后武林多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太极拳创始人。经历代宗师的继承发展,武当武术成中华武林一重要流派,逐在民间传播,影响深远。
关于内丹修炼的阶次,各家方法有差,一般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几个阶段。元代陈致虚《金丹大要》卷四曰:“是皆不外神气精三物,是以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生丹。何为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虚化神,神化气,气化精,精化形,形乃成人。何谓逆?万物含三,三归二,二归一,知此道者怡神守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 《金丹大要》还说:“求于册者,当以《阴符》、《道德》为祖,《金碧》、《参同》次之。”
三、道家无极功概述
(一)无极功定义
道家无极功,是以道教宇宙观、神仙信仰、人体生成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传统医学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以心性论为心理基础,以性命为修炼对象,以人体精、气、神为药物(原料),以人体为丹房,丹田为炉鼎,意念呼吸为火候,借用外丹术语、易学符号系统来描述修炼火候及成丹过程,最终目标为“得道成仙”(长生久视)的修炼理论和实践体系。
(二)无极功的含义及特征
1.“丹”的产生(称外丹)
“丹”最早是指还原生成的红色丹砂。天然的硫化汞(丹砂)加热分解出汞(水银),将汞与硫磺作用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然后再加热变成红色的硫化汞(丹砂)。这种红色的硫化汞(丹砂)就称为丹,它是中国古代炼丹术最重要的原料。之后,丹的范围扩大了,炼丹者将所有外观红色的烧炼产物,包括氧化汞、四氧化三铅(铅丹)等统称为丹。由于汞和铅的化学性质特别活跃,因而在炼丹术中占有特殊位置,且被日益神化,被认为是炼丹的至宝灵药。古人发现黄金和由矿物质炼成的金丹具有不朽的性质,就认为人服用后也会不朽,从而长生不死。事实上,含有汞、铅、砷、锡等毒性金属的金丹,服用后不仅不能使人延年益寿,反而会致人慢性中毒,直至死亡。历史上帝王、道士服食金丹致死的例子屡见不鲜。
2.“丹”的演变(称内丹)
既然服食金丹不能使人长生成仙,人们转而向人体内部探求长生不死之方,于是内丹术应运而生,内丹术的理论提升是为内丹学。
3.内丹主要特征
(1)内丹是以道教神仙信仰为核心,兼融儒家伦理、佛教心性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2)内丹是一种静功;
(3)内丹以人体精气神为修炼药物;
(4)内丹强调性命双修,开发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潜能;
(5)借用外丹术语和周易卦爻作为内丹表述系统;
(6)内丹以大周天、小周天行气法为基本炼养方式,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为基本步骤;
(7)炼内丹成功后,人体内有丹形成;
(8)达到世俗和宗教目标:长生久视和“得道成仙”。
四、无极功理论及功法
1.药物
炼丹必须有原料,这原料就是丹家所说的“药物”。内丹药物指精、气、神三种生命要素。先天精又称“元精”、“真精”等,是禀受父精母血,且有决定生命盛衰和生殖繁衍功能的先天遗传物质。先天气是先天精的功能态或能量形式,是生命的原动力。在内丹学中,精气本为一物,精为体,气为用。神指人的精神因素和思维系统。内丹理论认为,人的先天元神是虚灵空明的,但人离开母腹出生后,便逐渐被后天识神所污染,致使神气耗尽生命结束。只有通过内丹修炼,还归元性空明,并以此神为火来炼丹,神人气中,炼尽后天阴质,变为纯阳之躯。
2.炉鼎
是指人体生理能量集聚和反应的部位。内丹清修、双修及其内部各派,对炉鼎的解释不尽相同。主要有心肾为炉鼎说,黄庭为鼎、气穴为炉说,神气为炉鼎说,大小炉鼎说,丹田炉鼎说,内外炉鼎说以及双修派阴炉阳鼎说。
3.火候
因为是从外丹借用的概念,指用意念控制呼吸急缓与精气药物运转烹炼速度和力度。为了准确把握火候,丹家将人体运行的节律与天地自然的节律加以比照,参照太阳、月亮运动的阴晴圆缺,来选择练功时间,火候强弱。火候还分为为小周天火候、大周天火候。小周天运转河车,循行任督二脉,药在上中下三丹田反复。
4.修炼次第
清修派丹法一般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几个阶段。
(1)筑基:丹家认为,人自婴儿长大成人,其精气神皆有亏损,故须经筑基功夫。要通过炼神、调气、养精,达到三全才可正式炼功;
(2)炼精化气:是有为功夫,包括采药、封固、炼药、止火四个子阶段,因其整个过程约需百日,故又称百日关。又因其要搬运河车,用子午周天火候,故又称小周天功夫;
(3)炼气化神:是有为向无为过渡功夫,包括六根震动、七日生大药、抽铅添汞、守中、温养圣胎、移胎等。因其温养十月如同怀孕,也叫十月关,又称“大周天功夫”;
(4)炼神还虚:为无为功夫,其具体过程有乳哺、温养、出神、还虚等。
道家无极功高举“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旗帜,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无极内丹功,道家的性命之学,我们通过科学、正确地修炼,是一定会达到健康长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