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防治神经衰弱症
—— 太极养生系列报道之十三 ——
太极拳是中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集中了我国古代养生保健之精华,更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 神经系统与神经衰弱
神经系统,尤其是它的高级部分,是调节与支配所有系统与器官活动的枢纽。人类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条件反射),以适应于外界环境并改造外界环境。人依靠神经系统的活动,使体内各个系统与器官的机能活动按照需要统一起来。
神经衰弱是常见的一种神经官能症,它是神经机能,尤其是大脑皮层的机能暂时失调所致。神经衰弱是脑神经机能活动过分紧张以后,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疲劳状态,长期持续紧张而导致产生生理机能紊乱,破环了神经系统平衡的一种慢性疾病,这是中年人(尤其是脑力劳动者)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一般常并发有失眠、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健忘、焦虑、烦躁不安、多梦等症状。
二、 练习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
大量事实说明,单纯凭药物治愈神经衰弱是十分困难的。而坚持不懈地坚持太极拳练习,对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神经衰弱的良好作用。
1. 动静结合,排除杂念
练习太极拳以“心静”和“体松”为基本要领。练拳时沉静安定,全神贯注,思想集中,排除杂念,动静结合。这些都对大脑活动有良好的训练作用,大脑皮质中与运动有关的部分就有规律地兴奋,而其他部分则逐渐抑制。长期坚持练太极拳,会使脑功能得到恢复。睡前15-20分钟练习太极拳能促进精神舒畅,使大脑抑制,有助于睡眠。
2. 用“意”来引导,“训练”中枢神经
练习太极拳用“意”来引导动作,意动身随,复杂的动作需要大脑在紧张的活动下完成,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训练的作用,使人产生安定轻松的情绪,全身舒适,动作圆活自然,完整协调。因为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协调的状态,由于有诱导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冲垮神经衰弱患者的恶性循环的力量。
3. 轻松舒畅,安静休息
练习太极拳时,腕、臂、肩、胸、腹、背等全身各部肌肉感到轻松、舒畅,可以使大脑皮质得到“安静”和“休息”,同时,肌肉的放松又能反射性的引起血管松弛。
4. 连贯连绵,改善神经协调与平衡
太极拳复杂动作需要“完整一气”,由眼神到上肢、躯干、下肢,上下照顾毫不散乱,前后连贯,绵绵不断,协调性和平衡性要求较高。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改善神经动作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5. 意志增强,提高神经中枢管理和控制水平
练习太极拳,意志力量得到增强,患者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渐趋平衡,高级神经中枢对全身各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水平也得到提高。首先是头痛、失眠得到缓和,继而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疲乏明显改善;最后,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精神振作,学习和工作效率大为提高。
6. 活跃各种生理机制,使神经衰弱病人脱离病态心理。
经常练习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练架子的时候,周身感觉舒适,精神焕发;练“推手”的时候,周身感觉活泼,反应灵敏。这些都有是练拳的人情绪提高与兴趣浓厚的证明。“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许多试验都证明,做一种运动在用体力之前,仅仅是精神的影响就可以使血液的动力过程、气体代谢等发生改变。练习太极拳不仅可以活跃各种生理机制,同时能够使病人脱离病态心理。
三、练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的注意问题:
1.练习太极拳时要贯穿“用意”、“以意引动”的原则,所有的动作都需要以意识引导动作,安详中兼带全神贯注。
2.练习太极拳,动作要连贯、柔韧、缓和、轻灵、均匀而圆活,做到“迈步如猫行,运动入抽丝”。
3. 练习太极拳时,呼吸任其自然,不要憋气或者喘气。并要注意呼吸与动作配合,起吸落呼,开吸合呼,练腹式呼吸,逐步做到“匀细身长,开豁自然”。
4.练习太极拳时不要用拙力和僵劲,应当注意放松;体态要保持舒松自然,尤其是要松腰,松腹。胸部肌肉要放松,不可僵硬地挺胸,背部肌肉要舒展,肩松开,稍下沉,肘松坠,不可悬起。这些就是所谓“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目的就是做到舒松自然,重心稳定。
5.练拳时间的长短和运动量的大小因人而异,一般每次锻炼20~30分钟为宜。对于体质差者,须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如在练拳过程中感到乏力应休息。
6.宜选择空气新鲜的地方和群体练习,健身效果更为显著,但不宜在饭后立即练习。
7.练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患者不可过于急躁,急于求成。
练习太极拳来治疗神经衰弱是一个修身养性而又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患者的神经衰弱就被治好了。